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4日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點擊率: 次

第七期
烽火:五卅運動與省港大罷工的抗爭歲月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內外棉七廠的槍聲撕裂了沉默。22歲的工人領袖顧正紅因組織罷工抗議日本監工暴行,身中多彈倒在血泊中。這位共產黨員臨終前仍高呼“工友們,大家團結起來,斗爭到底”。
帝國主義的屠殺,點燃了中國人民積郁已久的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怒火。5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的南京路上,英國巡捕向抗議人群開槍,造成13人死亡、數十人重傷,史稱“五卅慘案”。次日,上海總工會成立,李立三任委員長,宣布總罷工。至6月初,上海20萬工人罷工、5萬學生罷課、絕大多數商人罷市,形成“三罷”斗爭高潮。全國近500個城鎮響應,北京、廣州、漢口等地爆發大規模示威,反帝浪潮席卷全國。
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得到了國際革命組織、海外華僑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數十萬人示威游行,并為中國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舉行集會和發起募捐,聲援五卅運動。五卅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首次大規模領導群眾運動的成功實踐,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五卅慘案后,為支援上海工人斗爭、打擊英帝國主義在華勢力,自1925年6月到192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了省港大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為加強對罷工的領導,在廣州召開廣州、香港、沙面各工會代表大會,成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蘇兆征被選為委員長兼財政委員長,鄧中夏任省港罷工委員會黨團書記、顧問和工人糾察隊訓育長。
1926年10月,中共廣東區委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根據形勢的變化,宣告罷工勝利結束。這場罷工持續長達16個月之久,參與人數超25萬人,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是空前的。
五卅運動與省港大罷工將工人權益斗爭與民族解放目標緊密結合,展現了工人階級意識與國家意識的統一,是20世紀中國工人運動的兩座豐碑。
來源:全國總工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