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4日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點擊率: 次
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系部思政工作,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藥學系與信息技術系黨團組織聯合舉辦了“弘詞論道,以說會友”辯論賽。經過兩周的激烈角逐,3月22日,兩系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了決賽。學院黨群工作處、團委、保衛處、基礎教學部、思政部、財經管理系的領導老師受邀蒞臨擔當評委,兩系師生300余人觀看了本場比賽。

在主持人與裁判員宣布比賽流程、評分規則和注意事項后,正反雙方圍繞“社會以情為先,還是以理為先?”這一主題展開辯論。正方在立論環節指出,“理是客觀事物,情是主觀情緒。理是人們綜合了社會經驗和以往成功失敗的教訓而獲得的準則,依理行事能夠讓事情沿著成功之路前行。”反方則提出“情在理先,情是理產生必不可少的基礎,情也是理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正如法律以人們的感情為出發點,最終目的是維護人民的民情。”

在駁立論、攻辯、自由辯論等環節,攻守雙方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反方指出“存在即合理,合理才能長久。人類的情感從未因歷史的洪流湮滅,情的使用順序優先于理,縱觀人類歷史文明進展,每一次文明飛躍都是因為人的感情優先表現出來并推動了人類進步。”而正方堅持“理是客觀存在的事物規律,情是因感知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情感。從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來看,只有當客觀道理存在的時候,人才會由此去感知、去認識,從而產生個人的情緒。雖然情給人們原動力,但理才是人們行為的指示器。”雙方辯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思想的碰撞與交鋒中,展現了縝密的思維邏輯和機智的應變能力。


與此同時,各位評委認真聆聽、嚴謹評判攻防雙方保持論證邏輯鏈的完整性和團隊的默契程度以及雙方辯手的說服力、“攻破”能力、臨場反應能力與風度。

在柔美的手機燈光秀與精彩的才藝表演中,“弘詞論道,以說會友”辯論賽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為我院持續開展的“多彩校園·奮斗青春”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添寫生動一筆。
